【#編輯ooxx】
讀新書稿,裡面作者提到在照顧年邁母親的體悟——當出了力氣,騰出時間,費心關注的照顧失智長輩時,卻被惡劣的言語攻擊,很難不受傷不自哀,可是作者卻在某一天忽然意識到自己無需認領這份謾罵,因為失智的媽媽其實已經神遊,與現實世界的其他人彷彿處在兩個平行世界,並不是真的在指責現實世界裡的誰。
不去認領即可。
作者因此可以平心靜氣的讓這個被怨懟或被冤枉的情緒快速的,只是從身邊流過。依這個拒絕認領的做法、安頓己心。
我在書頁的這一岸,同時被棒喝,讚嘆好一個修行!
不認領,似乎也可以用在許多處的人際往來,不認領別人的情緒,就可以減少自己的情緒波動,降低被情緒勒索,情緒不波動就容易覺察自己,是不是也被自己的情緒牽引而正在過度努力,不認領可以為自己設下一道好界線,在人際往來的明灘險礁為自己整頓身心,淡然處世。
作者照顧母親的心得,居然引我想起這些年讀過的好些本心理諮商師的好書,好像練了好多功突被打通任督二脈。闔上書頁、因此多喝一瓶可樂,很是快意。
在此也推薦給大家,這些幫我打通任督二脈的好書,給老是覺得自己像是有一個破掉的口袋,收藏的愛會一直掉出來的人們。
《#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》◎ 加藤諦三
《#我想愛你所不能愛的自己》◎ 叢非從
《#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,你一定很累吧》◎ 叢非從
《#擺脫邊緣人生:25則人際攻略,打造有歸屬感與自我價值的人生》◎胡展誥
《#修補生命的洞:從原生家庭出發,為童年療傷》◎胡展誥
《#微笑憂鬱:社群時代,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》◎洪培芸
《#人際剝削: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?78個原則,贏回人生主導權》◎洪培芸
《#過度努力:每個「過度」,都是傷的證明》◎周慕姿
《#情緒勒索:那些在伴侶、親子、職場間,最讓人窒息的相處》◎周慕姿
《#職場冷暴力》◎林煜軒
《#邊緣人格:以愛為名的控制,被恐懼綁架的人生》◎李訓維
《#有毒的話語:親密關係裡的話語控制》◎羅伯特‧紐伯格
《#有毒姻親》◎ 蘇珊・佛沃, 唐娜・費瑟
《#你實在太累了,不是不會當媽媽》◎陳彥琪
《#創傷發生得太早:放下愛無能、自責、敵意與絕望,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》◎李雪
《#別人怎麼對你,都是你教的》◎黃啟團
祝人人都能不認領不好的話、不好的事,也敬請期待新書。
(小娘)